很多叔叔阿姨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:年轻时健步如飞,现在上了年纪,尤其是查出高血压之后,总觉得这腿脚越来越不给力。上下楼梯费劲,走一会儿就觉得累,甚至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有点晃悠。
我们通常会把这些归结为“人老了,都这样”。但您有没有想过,这背后可能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,还可能与我们一直在吃的降压药、天天监测的血压计上的那个“高血压”有关呢?
一个我们身边的故事:张大爷的烦恼
家住三楼的张大爷今年72岁,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了。张大爷是个特别听话的患者,每天按时吃药,定期量血压,控制得还算不错。可最近一年,他发现自己越来越“懒得动”。
以前每天早上都要下楼遛弯一小时,现在下到二楼就觉得腿肚子发酸;以前洗澡都是自己跨进浴缸,现在总得扶着墙,生怕一不小心就滑倒。老伴心疼他,说:“咱换个淋浴吧,安全点。”
张大爷嘴上说着“好”,心里却不是滋味:“我这才70出头,怎么就活得这么小心翼翼了?难道真是高血压把我的腿‘抽’空了?”
展开剩余84%张大爷的困惑,其实是很多高血压老年朋友共同的疑问。大家都知道高血压对心血管、大脑、肾脏不好,但它和我们腿脚的关系,似乎很少有人提起。
今天,我们就借助一项科学研究,把这件事聊透彻。
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:高血压和腿部力量的“悄悄话”
最近,日本的学者们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,他们想弄明白一个问题: 在都需要日常照护的老年人当中,有高血压和没有高血压的人,他们的肌肉力量、身体机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到底有没有差别?
这项研究观察了163位平均年龄在85岁左右的爷爷奶奶。这些老人家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日常照护,研究人员把他们分成了两组:一组有高血压(HY组,82人),另一组没有高血压(non-HY组,81人)。
接下来,研究人员像侦探一样,对老人家们进行了全方位的“侦查”,主要看了几个关键指标:
肌肉有多少?用专业的仪器测量了他们四肢的肌肉量 。
力气有多大?分别测量了 手部握力和 腿部力量(主要是膝关节伸直的力量)。
身体灵不灵?通过一些小测试,比如从椅子上连续站起坐下5次、走路速度等,来评估身体的综合机能 。
生活能自理吗?用一个叫“巴氏指数(Barthel Index)”的量表来评估爷爷奶奶们在吃饭、穿衣、洗澡、上厕所等10项日常活动中的独立程度 。得分越高,说明自理能力越强,越不需要别人帮忙 。
经过一番细致的数据分析,几个出人意料又发人深省的结果浮出水面。
研究的三个关键发现:真相可能和你猜的不一样
发现一:高血压“伤”的不是肌肉量,而是腿部力量!
很多人可能会想,高血压会不会让肌肉流失得更快?
但研究结果显示,两组老人的肌肉总量(用“骨骼肌质量指数SMI”来衡量)和手部握力,其实没有明显的差别 。也就是说,单从“肉”的多少和胳膊的力气来看,高血压似乎没带来太大影响。
然而,真正的差距出现在腿上!
数据显示, 有高血压的那组爷爷奶奶,他们的腿部力量(LMS)显著低于没有高血压的那组。这个差异在统计学上非常明显(p=0.004),可不是什么偶然现象。
这个发现就像一声警钟:高血压对我们身体的影响,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“偏心”,它似乎更喜欢悄悄地削弱我们腿部的力量。
发现二:腿劲儿不足,直接影响生活质量
腿上没劲,会怎么样?最直接的后果就是,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小事,都开始变得困难。
研究人员通过“巴氏指数”评估发现, 有高血压的那组老人,生活自理能力(ADL)总体上比没有高血压的要差。尤其是在 洗澡上下楼梯这两项活动上,他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比例更高 。
这就不难理解张大爷的烦恼了。洗澡需要单腿站立、跨越浴缸边缘;上下楼梯更是对腿部力量的直接考验。当腿部力量下降,这些动作就变得既费力又危险 。
更重要的是,研究通过复杂的统计分析(多重逻辑回归分析)证实, 腿部力量和生活自理能力,是与有没有高血压这件事独立相关的两个重要因素。即便排除了年龄、性别、胖瘦等因素的干扰,这个结论依然成立 。
简单来说就是: 在需要照护的老年群体中,高血压患者的腿部力量更弱,生活自理能力也更差,这两者之间有非常强的关联。
发现三:腿部力量,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关键预测指标
这项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关系: 腿部力量是预测老年人能否独立完成洗澡、上下楼梯等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。
这意味着,一个老人家的腿劲儿足不足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(她)能不能自己洗个舒服的热水澡,能不能自由地上下楼,这直接关系到晚年生活的尊严和质量。
这个结论也与之前的研究相呼应,有研究就曾指出,大腿(股四头肌)的力量能够预测养老院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。我们的腿,特别是大腿,就像是身体的“发动机”,为我们绝大多数的移动和日常活动提供动力。
为什么会这样?我们该如何应对?
读到这里,您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高血压会专门影响腿部力量呢?”
虽然这次的研究主要是观察现象,没有深入探讨具体原因 ,但我们可以结合其他医学知识做一些合理的推测。我们知道,腿部的肌肉比上肢肌肉更容易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 。高血压可能会通过影响血管健康、血液循环等方式,加剧这一过程,但具体机制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。
不过,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弄清“为什么”固然重要,但更关键的是知道 “怎么办”
这项研究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: 对于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来说,除了关注血压数值,更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腿部力量!维护甚至提升腿部力量,可能是帮助我们维持独立生活能力、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。
那么,具体该怎么做呢?
安全第一,咨询医生:在开始任何锻炼之前,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物理治疗师。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健康状况、血压控制情况和关节条件,给出最适合您的个性化建议。
从“坐”开始,温和锻炼:对于平时活动较少或力量较弱的老年朋友,可以从坐姿练习开始,安全又有效。
坐姿抬腿:坐在稳固的椅子上,腰背挺直。缓慢抬起一条腿,直到膝盖伸直,保持5-10秒,感受大腿前侧肌肉的收缩,然后缓慢放下。双腿交替进行。
坐姿勾脚/绷脚:同样坐在椅子上,双脚平放。用力将脚尖翘向自己(勾脚),再用力向前绷直(绷脚),感受小腿肌肉的拉伸和收缩。
循序渐进,挑战“站”:当坐姿练习变得轻松后,可以尝试一些站立的练习,但一定要保证身边有可以随时扶持的物体,比如桌子、墙壁或稳固的椅子扶手。
扶物下蹲:双手扶着支撑物,双脚与肩同宽,缓慢下蹲,蹲到自己感觉舒适的位置即可,不要强求,然后缓慢站起。这个动作能很好地锻炼到大腿和臀部的肌肉。
扶物提踵:双手扶着支撑物,缓慢地踮起脚尖,在最高点停留几秒,再缓慢落下。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锻炼小腿肌肉。
融入生活,随时随地:锻炼不一定非要在固定时间。看电视时可以做做勾脚绷脚;在厨房等水开时可以扶着橱柜做几个提踵;甚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有意识地增加每天的走路步数,都是在为腿部“储蓄”力量。
关注营养,补充“燃料”:
肌肉的生长和维持离不开充足的蛋白质。老年朋友们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,比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、豆制品等,为肌肉提供充足的“建筑材料”。
这项研究虽然样本量不大,且只观察了日本的老年人群 ,但它揭示的“高血压—腿部力量—生活自理能力”这一链条,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。
它告诉我们,面对高血压这个“沉默的杀手”,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停留在血压计的读数上。我们更应该低头看看自己的双腿,感受一下它们是否还像从前一样充满力量。
因为守护好我们的腿部力量,不仅仅是为了走得更远、更稳,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在年老时依然能够自己吃饭、自己穿衣、自己洗澡的独立和尊严。
从今天起,让我们像关心血压一样,关心我们的双腿吧!一个简单的坐姿抬腿,一次有意识的扶墙下蹲,都可能为您未来的幸福生活,增添一枚重重的砝码。
发布于:北京市易速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